近年來,紡織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。經濟不景氣,進出口數據不理想,歐洲經濟體對華紡織訂單的逐漸減少,加之東南亞國家的制造能力逐漸威脅到中國的大國制造地位,使中國的紡織行業的一度處于風口浪尖。因此,一場紡織行業轉型升級和深度洗牌勢在必行。
對此,2015年國家和地方積極推出了各項政策和標準,一方面為紡織行業陣痛期轉型升級添磚加瓦,另一面在紡織業面臨深度調整背景下,各項嚴厲標準的出臺也不失為加速紡織行業清理洗牌的關鍵。
而有關此次出口退稅時隔6年后的重調,各方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。企業方面認為,出口退稅額實際難以揣進自家兜里,“1個百分點出口退稅率的提高能拉到客戶、不讓訂單轉移嗎?可能對企業起到的實際意義不算太大。”也有人說,政策出臺后,已經適當調整了2015年的出口報價,為了鞏固市場份額,大部分企業應該都會調價,能扛住壓力維持原價的企業將是少數。
紡織品出口退稅上調以及進口紡織品及服裝類關稅下調,對于促進外貿出口和刺激國內消費,拉動需求具有重要作用,再次成為提振紡織服裝行業的新信號和正能量,而“一帶一路”的戰略支持,也為企業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指明了方向。
就在“一帶一路”戰略春風吹遍祖國大江南北之際,6月1日,中韓政府高層在首爾正式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也塵埃落定,協定中規定韓國進口紡織品及服裝類關稅將在一段時間內降為“零”。此協定或可進一步大力推動中國與韓國之間的紡織貿易往來,但是也引起了一部分國內品牌服裝企業的擔憂,中國服裝業或會受到此輪強勁“韓流”的沖擊。
總結
總體來看,2015年在紡織品出口退稅上調、進口紡織品及服裝類關稅下調、“一帶一路”戰略的支持、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的終簽訂以及嚴童裝標準的發布來看,今年國家層面對紡織行業可謂“關心”頗重。通過宏觀政策面的有利引導,我國紡織行業的進口、出口和內需拉動獲得了強有力的支持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“一帶一路”戰略的“加盟”和中韓自貿協定的簽署,使周邊市場成為推動我國紡織行業發展另辟蹊徑的突破點。同時,紡織行業細分領域――童裝行業嚴標準的出臺,也會加速我國紡織行業的洗牌。因此,在這些利好政策的出臺下,現紡織行業在大環境下持續“升溫”,走出低谷并不遙遠。